一、动力系统:彻底封存,避免内部锈蚀老化 动力系统(柴油发动机 / 电机)是保养核心,需隔绝水分、杂质,保护润滑和燃油系统: 柴油发动机机型(主流类型) 燃油系统:加满油箱(减少油箱内空气,降低锈蚀风险),添加燃油稳定剂(按油箱容量比例添加,防止燃油变质分层);更换燃油滤芯,清理油箱底部沉淀物(可通过油箱底部放油螺塞排放少量燃油,带出杂质)。 润滑系统:更换全新机油和机油滤芯(旧机油含杂质,长期存放易腐蚀发动机内部),启动发动机怠速 3-5 分钟,让新机油布满曲轴、凸轮轴等关键部件,形成保护膜后停机。 冷却系统:若存放环境温度低于 0℃,必须排尽冷却液(打开发动机缸体、散热器的放水阀,确保无残留);若环境温度高于 0℃,可保留冷却液,但需补充至标准液位,且冷却液需在有效期内(避免过期失效导致腐蚀)。 蓄电池(若有):断开蓄电池负极接线柱(防止漏电亏电),检查电压(12V 电池正常电压约 12.5-13V),若电压不足需充满电后存放;存放期间每月补充充电 1 次,电极桩头涂抹凡士林,防止硫化锈蚀。 电机机型 断开电源总开关,拆除电源线并整理包扎(避免接头氧化、进水),电机外壳擦拭干净,在接线端子处涂抹防锈剂。 若存放环境潮湿,在电机内部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或每月通电 10 分钟(空载运行),利用电机自身热量驱散潮气,防止绕组受潮短路。
二、泵体与管道:清洁密封,杜绝锈蚀卡滞 泵体和管道直接接触水介质,长期存放易生锈、结垢,需彻底清洁并防护: 彻底清理:拆开进水口法兰,取出滤网,用清水冲洗泵体内腔、叶轮、蜗壳,清除泥沙、杂物和水垢;若叶轮有轻微锈蚀,用细砂纸打磨后,涂抹防锈油(如机械防锈油)。 密封防护:在泵轴、机械密封、油封等转动部件表面涂抹润滑脂(锂基润滑脂),防止锈蚀卡滞;进出水管口用盲板或专用密封盖密封,管道内壁可涂抹防锈液(针对金属管道),然后卷起存放(避免重压变形)。 残留处理:确保泵体、管道内无任何积水(尤其是弯头、阀门等低洼处),必要时用压缩空气吹扫,彻底排出残留水分。
三、底盘与控制系统:防潮防损,保持状态 底盘维护 清洁底盘:冲洗底盘泥沙、污垢,重点清理轮毂、悬挂、刹车系统的杂物,检查底盘有无锈蚀、磕碰,对焊缝、接口等易腐蚀部位补喷防锈漆。 轮胎防护:将轮胎充气至标准气压(参考车辆铭牌),若长期存放(超过 3 个月),可在轮胎下方垫木块,避免轮胎长期单点受压变形;若露天存放,需遮盖轮胎,防止阳光直射加速老化。 刹车与传动:检查制动液液位,确保正常;对底盘悬挂、转向关节、传动轴等部位加注润滑脂,拉动刹车手柄,确保刹车系统无卡滞。 控制系统防护 清洁控制面板:用干布擦拭控制面板、仪表,清理灰尘和油污,检查接线端子有无松动、氧化,若有则用砂纸打磨后紧固,涂抹导电膏防止氧化。 功能保护:断开控制箱电源,关闭总开关,在控制箱内放置干燥剂,密封控制箱门(若控制箱密封性较差,可缠绕防水胶带加强密封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