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中国·贝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移动泵车官方网站!
工厂全景
24小时热线: 0570-3010606 15336738223
位置 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技术新闻
防汛排涝移动泵车的智能系统
2025-09-01
 防汛排涝移动泵车的智能系统是其核心优势之一,通过集成物联网、远程监控、自动化控制等技术,实现了设备的高效管理、实时监测与远程操作。以下是其智能系统的详细介绍:

一、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功能

  1. 一键启动与自动化运行
    • 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箱或手机APP一键启动设备,简化操作流程,缩短响应时间。例如,在紧急抢险场景中,一键启动功能可快速投入排水作业,避免因操作复杂而延误时机。
    • 系统支持自动化运行模式,可根据预设参数(如水位阈值)自动启停水泵,减少人工干预,提升作业效率。
  2. 远程监控与实时数据传输
    • 通过物联网技术,设备运行状态(如发动机转速、水泵流量、油温、油压等)可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或手机APP。管理人员可远程查看设备参数,掌握排水进度。
    • 支持4G/5G与光纤双通道冗余传输,确保数据实时性,即使在偏远地区或网络不稳定环境下,也能保障监控连续性。
  3. 故障预警与智能诊断
    • 系统内置传感器可监测设备异常(如电流过载、水位超限、轴承磨损等),并通过声光报警、APP推送或短信通知操作人员。
    • 基于振动分析、电流曲线等数据,系统可预测设备故障(如叶轮堵塞、轴承损坏),提前生成维护报告,延长设备寿命。例如,某品牌泵车通过智能诊断功能,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%,维护成本减少20%。
  4. 多模式远程控制
    • 手动控制:适用于紧急情况,管理人员可在中控室或通过手机APP直接控制水泵启停、阀门开度等。
    • 自动控制:系统根据预设规则(如水位阈值)自动运行,无需人工干预。例如,当监测到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时,系统自动启动排水泵。
    • 智能联动:结合气象预警数据,系统可提前预降管网水位,联动河道闸门实现“泵站-管网-河道”三级调蓄,提升防汛能力。

二、智能系统的技术架构

  1. 感知层
    • 部署液位传感器、流量计、水质监测仪、振动传感器等设备,实时采集泵站运行数据(如水位、流量、水质、设备温度等)。
    • 配备视频监控系统,支持AI赋能的非法闯入识别、水面漂浮物预警等功能,提升安全性。
  2. 传输层
    • 采用4G/5G与光纤双通道冗余传输,确保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。例如,某品牌泵车在2024年郑州暴雨救援中,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数据,为指挥中心提供决策支持。
  3. 平台层
    •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开发,具备设备接入、组态服务、运维管理、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。
    • 支持三维可视化管理,管理人员可通过地图直观掌握全市泵站运行态势,实现多泵站联合调度。
  4. 应用层
    • 提供智慧水务管理云界面,支持手机、电脑远程登录,实时显示压力、流量、能耗等关键参数。
    • 集成防汛指挥驾驶舱功能,可模拟多泵站联合调度,优化排水方案。例如,在2025年雄安新区建设中,系统通过GIS地图叠加泵站数据,实现精准调度,缩短排水时间。

三、智能系统的应用价值

  1. 提升响应速度
    • 秒级自动报警功能可快速通知操作人员,避免因延误导致灾情扩大。例如,某城市内涝场景中,系统在监测到水位异常后30秒内发出报警,抢险人员及时到达现场,减少经济损失。
  2. 降低运维成本
    • 1人可监控多座泵站,减少人工巡检频率。某品牌泵车通过智能系统,将运维人员从10人减少至3人,年节省人力成本约50万元。
  3. 增强防汛能力
    • 结合气象预警与智能联动功能,系统可提前预降管网水位,避免暴雨时泵站满负荷运行仍积水的情况。例如,2025年某沿海城市台风期间,系统通过预降水位,减少内涝面积30%。
  4. 支持数据驱动决策
    • 系统积累运行数据,生成设备健康报告与能耗分析,为优化排水方案提供依据。例如,某品牌泵车通过动态能耗管理功能,分时段电价策略自动切换泵组组合,年节省电费约15万元。


四、典型案例

  • 2024年郑州暴雨救援:某品牌移动泵车通过智能系统实时传输数据,指挥中心根据水位变化动态调整排水方案,单台设备日排水量达12万立方米,相当于48个标准游泳池容量。
  • 2025年雄安新区建设:系统通过GIS地图叠加泵站数据,实现多泵站联合调度,缩短排水时间40%,保障施工进度。
  • 内江城区防洪排涝:智慧泵站配备液位及水质监测平台,实时分析流域水文数据,自动触发应急机制,保护沿线数千户居民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