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中国·贝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移动泵车官方网站!
工厂全景
移动排涝泵车在排涝作业中起到哪些作用
2025-07-30
移动排涝泵车在排涝作业中扮演着应急抢险核心装备、灵活作业单元、技术集成平台的多重角色,其作用贯穿灾害响应、现场处置、资源调配全流程,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:
一、应急响应:快速化解内涝危机
- 突破时空限制,缩短救援时间
- 机动部署:拖车式底盘与越野轮胎设计,支持公路、乡村道路、泥泞田地等多地形运输,2小时内可抵达偏远灾区(如北大荒洪河农场案例中,泵车从部署到排水仅需20分钟)。
- 免基建依赖:无需固定泵站或管道铺设,直接连接水源与排水口,避免传统排涝方式中“等水退”或“挖沟渠”的被动局面。
- 大流量排水,降低灾害损失
- 高效抽排:主流泵车流量达300-5000m³/h,扬程12-20米,可快速降低积水深度。例如,1200m³/h流量泵车1小时可抽干4800立方米积水(相当于长50米、宽20米、深4.8米的池塘)。
- 持续作业:柴油发动机支持24小时连续运行,配合大容量油箱(如300L),可应对长时间降雨导致的持续积水。
二、现场处置:适应复杂地形与水质
- 低水位取水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
- 自吸功能:通过轴向回流外混式系统或活塞转子泵,在吸程8米内形成真空,直接抽取低洼处积水(如地下车库、隧道最低点)。
- 杂质耐受:活塞转子泵可输送含泥沙、树叶、塑料袋等杂质的水,最大通过颗粒直径达50-60毫米,避免堵塞风险。
- 多场景适配,突破地形限制
- 狭小空间作业:模块化设计可拆卸为独立单元,进入地下车库、隧道等空间;配置可调节牵引臂架,适应不同高度排水口。
- 长距离输水:水平输水距离达400米,支持跨区域调水(如将低洼积水排至远处河流)。
三、资源调配:优化排涝体系效率
- 替代或补充固定泵站
- 成本优势:在固定泵站建设成本高或布局不合理的地区(如偏远农田、新建城区),移动泵车可作为临时替代方案,避免大规模基建投资。
- 灵活扩容:多台泵车可并联作业,流量叠加(如2台1200m³/h泵车同时运行,总流量达2400m³/h),满足大规模排涝需求。
- 协同作战,构建应急网络
- 与漂浮泵、轴流泵联动:在大型水域(如湖泊、水库)排涝中,移动泵车作为核心抽排单元,配合漂浮泵取水、轴流泵远距离输送,形成“取水-抽排-输送”一体化链条。
- 跨区域支援:通过公路运输快速调配至其他灾区,实现资源动态平衡(如某省调集10台泵车支援邻省洪涝灾害)。
四、技术支撑:保障作业安全与可持续性
- 智能化控制,降低操作风险
- 远程监控:通过APP实时监测流量、扬程、设备状态,避免现场操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(如暴雨中的积水区域)。
- 一键启动:简化操作流程,非专业人员经培训后可快速上手,提升应急响应速度。
- 环境适应性与节能设计
- 防水防尘:控制箱、发动机等关键部件达IP67防护等级,可在1.5米水深中浸泡2小时无渗水。
- 低油耗:柴油发动机油耗≤206g/kW·h,配合经济巡航模式,降低长期作业成本。
.jpg)
五、典型案例验证:从农田到城市的全方位应用
- 农业排灌
- 北大荒洪河农场:15台1800m³/h泵车解决5万亩农田排涝,20分钟内水位下降10厘米,效率提升3倍。
- 山东某农业项目:模块化泵车配合静音车厢,夜间抽排农田积水,避免影响作物生长。
- 城市内涝治理
- 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:移动泵车在地铁隧道、地下车库等低洼区域快速抽排,缩短救援时间70%。
- 广州珠江新城:泵车与智能监测系统联动,实时响应路面积水预警,保障交通畅通。
- 应急抢险
- 四川森林火灾:泵车连接森林消防系统,通过400米长距离输水为灭火设备供水,支撑连续72小时作战。
- 浙江台风灾害:泵车在台风过后快速抽排街道积水,恢复城市基本功能仅需12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