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中国·贝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移动泵车官方网站!
工厂全景
24小时热线: 0570-3010606 15336738223
位置 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技术新闻
如何保证防汛移动泵车的运营和维护质量
2025-07-29
 为保证防汛移动泵车的运营和维护质量,需从日常管理、操作规范、维护保养、人员培训、应急管理五大维度构建系统性保障体系,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“拉得出、用得上、排得快”。以下是具体措施:

一、日常管理:建立全生命周期档案

  1. 设备台账管理
    • 为每台泵车建立电子档案,记录购置时间、型号规格、技术参数、维修历史、配件更换记录等信息,实现设备状态可追溯。
    • 示例:某市应急管理局通过“防汛设备管理系统”实时监控泵车位置、使用次数、剩余寿命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。
  2. 定期巡检制度
    • 制定日检、周检、月检计划,重点检查:
      • 外观:车身有无破损、漏油,警示标识是否清晰;
      • 动力系统:发动机油位、冷却液、皮带张力;
      • 排水系统:泵体密封性、叶轮磨损、管道连接;
      • 电气系统:线路老化、接线端子松动、绝缘性能。
    • 记录巡检结果,对异常项立即处理并跟踪闭环。
  3. 存放环境优化
    • 泵车应停放在干燥、通风、避光的专用车库,避免高温、潮湿或腐蚀性环境加速设备老化。
    • 长期停放时,需定期启动发动机(建议每15天运行30分钟),防止部件锈蚀或电池亏电。

二、操作规范:标准化作业流程

  1. 启动前检查
    • 操作人员必须按“五步检查法”执行:
      1. 确认燃油、机油、液压油充足;
      2. 检查空气滤清器无堵塞;
      3. 测试刹车、转向系统灵敏性;
      4. 验证排水管道连接牢固,无泄漏;
      5. 检查遥控探照灯、警示灯功能正常。
  2. 运行中监控
    • 实时观察仪表盘数据(如转速、水温、油压)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排查。
    • 避免长时间超负荷运行(如连续排水超过额定流量80%),防止设备过热损坏。
  3. 停机后维护
    • 排水完成后,需:
      1. 关闭进水阀,空转泵体1-2分钟排尽残留水,防止叶轮冻裂;
      2. 清洁设备表面泥沙,检查滤网是否堵塞;
      3. 记录本次排水流量、扬程、耗时等数据,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。

三、维护保养:分级维护与预防性维修

  1. 日常维护(每班次)
    • 清洁设备外观,检查油位、水位;
    • 润滑关键部件(如轴承、链条);
    • 测试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稳定性。
  2. 一级维护(每50小时或1个月)
    • 更换机油、机滤;
    • 检查水泵密封件,更换老化橡胶件;
    • 清洗空气滤清器,必要时更换。
  3. 二级维护(每200小时或6个月)
    • 拆解泵体,检查叶轮、轴套磨损情况;
    • 校验压力表、流量计精度;
    • 对发动机进行深度保养(如清洗喷油嘴、调整气门间隙)。
  4. 预防性维修策略
    • 基于设备历史故障数据,对高发部件(如水泵密封、发电机整流桥)提前更换;
    • 采用振动分析、油液检测等预测性维护技术,提前发现潜在故障。

四、人员培训:技能认证与应急演练

  1. 专业化培训体系
    • 操作人员需通过理论考试+实操考核,取得“防汛设备操作资格证”后方可上岗;
    • 培训内容涵盖:
      • 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;
      •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;
      • 安全操作规程(如防触电、防机械伤害)。
  2. 年度复训与技能比武
    • 每年组织复训,更新设备升级后的操作要点;
    • 开展“泵车排水技能竞赛”,模拟暴雨场景,提升应急响应速度。
  3. 应急演练常态化
    • 每季度联合消防、市政部门开展防汛联合演练,重点测试:
      • 设备快速部署能力(从到达现场到排水≤15分钟);
      • 多台泵车协同作业效率;
      • 与指挥中心的实时数据传输稳定性。

五、应急管理:备品备件与快速响应

  1. 备品备件库建设
    • 储备易损件(如密封圈、皮带、滤芯)和关键件(如水泵叶轮、发电机整流模块),确保2小时内可更换;
    • 与供应商签订“紧急供货协议”,保障特殊部件48小时内到货。
  2. 故障快速响应机制
    • 建立24小时维修热线,配备专职工程师随时待命;
    • 对重大故障(如发动机无法启动),采用“现场抢修+备用车调拨”双方案,最大限度减少停机时间。
  3. 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
    • 使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泵车位置、油耗、发动机温度等数据;
    •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趋势,优化维护计划。


六、案例参考:某市防汛泵车管理实践

  • 成效:通过实施上述措施,该市泵车故障率下降60%,平均修复时间缩短至2小时,在2024年超强台风“摩羯”期间,成功排除32处内涝点,保障城市交通畅通。
  • 关键举措:
    1. 引入RFID标签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追溯;
    2. 与高校合作开发泵车智能诊断系统,自动生成维护建议;
    3. 设立“泵车管理专项基金”,确保维护资金充足。

结语

防汛移动泵车的运营维护质量,直接关系到城市防汛体系的可靠性。通过标准化管理、预防性维修、专业化培训、数字化赋能,可显著提升设备可用率,为应对极端天气提供坚实保障。同时,需定期评估管理流程,持续优化改进,以适应技术发展和灾害形势变化。